高雄整建旗津中區污水廠 委外操作+智慧化管理 年省3000萬

News

高雄推動旗津中區污水廠整建,委外操作搭配智慧化管理,大減人力年省3000萬。(記者陳文嬋攝)

(原文取自:自由時報)〔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市旗津中區污水處理廠啟用迄今已逾37年,水利局推動整建工程將於5日完成,整體工程加上委外操作經費共計8.5億元,提升全廠設備健全,強化污水處理效能,委外操作精簡人力,由120人大減為36人,導入智慧化管理,年省公帑3000萬元。

旗津中區污水處理廠是全國僅存由政府自行操作的大型污水處理廠,肩負著愛河水質改善與市區污水處理之重責大任,設計平均處理水量每日達75萬噸,自通水啟用迄今已逾37年,廠內設備大多老舊,處理效能大幅降低。

水利局推動整建工程案,由營建署補助3.7億元,進行中區污水處理廠設施整建及汰換工程,預計5日完工啟用,市府也自籌4.8億元經費,辦理為期5年的委外操作工作。

副市長林欽榮今偕同水利局、李喬如議員、賴瑞隆立委服務處、陳美雅、蔡金晏議員服務處,視察旗津中區污水處理廠,林欽榮感謝賴瑞隆協助市府爭取中央經費辦理中區污水處理廠整建工程。

林欽榮肯定施工團隊,將操作36年的老廠,透過高科技設備與完善委外代操作規劃,讓中區污水處理廠達成七大里程碑,做到中央監控智慧化、操維數據雲端化、設備整建健全化、節能省水自動化、水情掌控即時化、職安管控視覺化、委外操作專業化。

林欽榮也責成水利局於明年智慧城市展,將中區污水廠現代化操作管理,列為參訪示範景點,把中區廠的整建列為技術輸出的目標。

副市長林欽榮今視察旗津中區污水處理廠。(記者陳文嬋攝)

副市長林欽榮今視察旗津中區污水處理廠。(記者陳文嬋攝)

自由時報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