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再生水廠通水啟用, 開創「以水換水」模式締造政府、產業及民眾三贏局面
為了提供給市民健康的居住環境,黃偉哲市長積極推動污水下水道系統相關建設,且落實「一滴水至少用兩次」原則,將污水處理廠放流水處理成再生水,提供多元水資源利用,另經由換水模式,擴大再生水的使用範圍,不再限定於過往特定地區供應方式。今日黃偉哲市長蒞臨臺南市仁德再生水廠主持通水啟用典禮,邀請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經濟部水利署、南科管理局、民意代表、里長及民眾共同參與,現場熱鬧非凡。

水利局表示,仁德再生水廠工程總經費為10.03億元,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補助9.23億元(92%),臺南市政府支出0.8億元(8%),每日最大可提供10,000噸之再生水量。仁德再生水廠是國內首座以換水方式提供再生水資源,採用仿碳交易概念延伸開創「以水換水」模式,透過媒合奇美實業公司及台積電公司間用水交換,預估可有效節省約18億元的管線建設成本、達成節能減碳目標,並確保雙方企業用水需求獲得滿足,對企業的用水管理和節水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於此同時,仁德再生水廉政平臺亦順利完成階段性任務,水利局未來將持續精進及推展本次透明廉能治理之經驗,並完善融入各項市政作為。

市長黃偉哲表示,近年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在「水資源永續」的概念下,民生和工業用水如何分配及利用,是現今重要課題。所以市府不僅將再生水納入新興水源,更積極協調企業促成多方合作。臺南市除已完成專供高科技廠商製程使用之「永康再生水廠」及「安平再生水廠」,市府團隊進一步推動第三座,也是全國首座國內首座以換水方式提供再生水的「仁德再生水廠」。
水利局長邱忠川說明,目前臺南市已建置3座再生水廠,包含永康廠(1.55萬噸)、安平廠(3.75萬噸)及本案仁德廠(1萬噸),每日總供應量可達6.3萬噸,明(115)年預計可達9萬噸(永康廠2萬噸、安平廠6萬噸、仁德1萬噸),讓市民與產業都能獲得穩定供水保障。不僅相當程度的紓解南科廠商的需求量,也不會排擠到自來水的用量,對於穩定民生用水有很大助益。

市長黃偉哲最後表示,再生水廠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讓臺南成為友善環境城市,不僅對企業發展、環境保護和節水有著深遠的積極影響,也為臺南市的永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隨著仁德再生水廠的啟用,再生水應用將不再受地理限制,開啟新的里程碑,臺南市政府將傳統的水資中心自環保處理設施轉型為產水事業,未來將積極協調企業促成多方合作,市區及其他地區的企業將有機會受惠於這項創新的水資源管理模式,並帶動台灣循環經濟發展之里程碑。
